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颁布于1912年的是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
C.“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特别是1937年以来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
D.“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不包括
A.利用、限制、改造 |
B.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形式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D.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
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调整经济的措施中,不属于凯恩斯主义内容的是
A.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
B.制定经济计划,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
C.扩大政府开支,实行政府直接采购和税收等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
D.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其宗旨是
A.消除国际贸易壁垒 |
B.世界共享 |
C.促进战后世界经济的复苏 |
D.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
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部门规定生产规模和价格,凡接受该法案的企业在其产品上标有蓝鹰标记,这实质上是
A.限制工业企业进行自由竞争 | B.工业企业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 |
C.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 D.由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 |
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工业方面的规定,直接要达到的目的包括
A.加强工业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
B.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
C.改善工农关系、巩固工农联盟 |
D.借用资本家的资金和经验发展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