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上海《东方杂志》以“农民状况调查”为题征文,要求应征者文章要“注意于农民疾苦实际情形之说明……当以报告事实为主,切勿流于空洞”,后推出了“农民状况调查”专号,集中刊载了16篇农村调查研究专文和23篇《各地农民调查》的“征文节录”(涉及区域及文章数量见下表)。下列关于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充分肯定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
B.国民大革命时期人们对“乡村问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 |
C.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下城乡“背离化”趋势更为凸显 |
D.反映当时以近代实证科学为导向的调查之风颇为流行 |
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
B.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 |
C.宋代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
D.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
李贽被称为“明代第一思想犯”,他的著作中有《焚书》《续焚书》,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他认为这些著作将来一定会被焚毁,这主要是由于书中
A.对正统思想进行了大胆批判 | B.反对盲从孔子 |
C.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 D.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 |
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产生有关的是( )
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②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衰落③八股取士的因循守旧④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 D.反对民主启蒙患想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 |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
C.“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
D.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