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 其谁怜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认为宋明理学有利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
B.认为违背理学观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
C.批判宋明理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压抑、扼杀 |
D.批判清政府采用残酷的刑罚 |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广泛流传与宣扬,成为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其中伏尔泰的开明君主专制思想主要是受中国古代那家思想的启发
A.儒家的仁政思想 | B.道家的无为思想 | C.墨家的兼爱思想 | D.法家的法治思想 |
观察下图,分析下列说法与下图中航线的说法一致的是
A.一个最伟大发现却又是最大错误的远航 |
B.地圆学说最有力证据的远航 |
C.一次为实现通往东方的梦想带来了美好的希望的远航 |
D.第一次从印度满载香料、宝石、丝绸回国的远航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从产生到发展的活跃时期,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连续发生,生产力高层次飞跃,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了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
——《世界经济运行轨迹探索》
材料二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刑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连战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使科学技术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安定的英伦三岛。
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
——《英国经济史编》
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虽然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型工业部门的发展迟缓。
——《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
第一、二次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二十多万人。
——《大循环》
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
(1)说明为什么18世纪英国会成为领先世界的大国?
(2)为什么19世纪末,英国会沦为二流国家?
(3)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的主要因素。为什么?
(4)从美国的崛起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的“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其“挽救”途径主要是
A.实行财政改革,抑制通货膨胀 | B.实行社会福利措施,缓和阶级矛盾 |
C.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 D.维护民主,避免走向法西斯专政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其原因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③新型交通工具的发明应用④国际贸易的扩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