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基因控制胰岛素合成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DNA分子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替排列构成,DNA聚合酶可以催化相邻的两个脱氧核苷酸形成_________化学键(填代号)。
(2)在图中④结构中完成的是翻译过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一小段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控制该蛋白合成的基因中,决定“…—甘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谷氨酸—…”的模板链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链。
请回答下列关于下丘脑对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调节过程的问题。图中甲、乙、丙表示内分泌腺,字母表示激素,数字表示生理活动。其中激素C的分泌受H的调节。(括号内填字母、数字与甲、乙、丙,横线上写文字)。
1.图示属于下丘脑自主神经调节的是[]。寒冷刺激时,以神经调节为主的是[]。
2.在寒冷环境下人体直接参与产热调节的激素有[]与[]。E可能是。
3.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为。
4.若高盐饮食后不喝水,机体通过⑥的调节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显示促进血糖升高的激素是[]。B除了图示的作用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6.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该实验需要完善的是(多选题)[ ]。
A.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 |
B.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
C.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
D.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液![]() |
下图为人体某局部组织中,部分代谢及相互关系示意图,A→E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中B→氨基酸的过程称为。A→E所表示的物质中,处于糖、脂、蛋白质相互转化枢纽的是物质[]。
2.当人体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产生的物质E大量进入血液后,此时参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
3.若此细胞为肝细胞,当甘油三酯来源过多时,肝脏将多余的甘油三酯以______________形式通过血液运输。
4.物质B进入结构I后,经________过程,产生的________与物质C结合释放大量能量。
5.对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供能的特点进行比较,人在饥饿时,图中物质[]________的含量首先下降。
下图是测定发芽种子的呼吸作用类型所用的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并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动,说明种子呼吸作用的类型是_________呼吸。
2.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说明种子呼吸作用的类型是_________呼吸。
3.如果装置中发芽种子换成蛆,其他条件相同,装置1的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动,则蛆的呼吸作用类型可能是___________。
4.以V CO2代表CO2释放量,V O2代表O2消耗量,则V CO2/ V O2为___________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
5.若将种子换成绿色植物,选取形态、大小、生理状况相同的绿叶分成四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1h,根据其液滴移动数据换算为重量变化,得到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回答(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
级别 |
1 |
2 |
3 |
4 |
温度/℃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 |
-1 |
![]() |
-3 |
-1 |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 |
+3 |
+3 |
+3 |
+1 |
根据本实验所测数据,该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__________;27℃时绿叶的净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 h;30℃时绿叶的总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 h。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图表示人体免疫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的是免疫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f细胞称为,物质g称为。
2.若图中的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能迅速直接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细胞。
3.在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过程中,采取对特定人群注射疫苗,以减少他们的感染机会,这种免疫方式被称为,注射的疫苗在免疫学中称为。
4.用上述[]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结合,可以获取所需免疫物质,这个过程涉及的生物技术有(写两项)。
若图2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
(1)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基因库相比较,甲种群基因库 (大、小)。
(2)种群甲基因A的频率为 。种群甲与种群乙相比,基因A频率更能保持稳定的是种群 。
(3)已知上述生物物种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几率都是10-5,则种群乙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