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
| B.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的影响较小 |
| C.人类白化病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性状来实现的 |
| D.基因改变则性状随之改变 |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再加入普通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3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 A.2n∶1 | B.(2n–2)∶n | C.(2n–2)∶2 | D.(2n–1)∶1 |
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 )
| 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条件下的地雀物种 |
|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 |
| 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群岛,发生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
|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
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的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
| A.1∶6 | B.1∶3 | C.1∶2 | D.1∶0 |
下列与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不相符的是( )
| A.人体内水分代谢的基本原理是渗透作用,抗利尿素的作用是通过改变某些特定部位的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透性而达到调节的作用 |
| B.促进抗利尿素合成和分泌的信号是血浆渗透压的升高 |
| C.糖尿病人的多饮是抗利尿素分泌的增加引起的,多尿是由尿液中的葡萄糖使尿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阻力增大造成的 |
| D.多食K+浓度相对较多的食物,会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促进K+的排出 |
下图对是一个物种中的两个亚种种群(种群数量较大)的某一性状的测量结果绘制的曲线图,如果将这两个亚种置于同一生态系统中,并使之随机交配而进行基因交流,在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基因交流后,下列有四种根据预测的结果绘制成的曲线,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