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不变
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
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
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
下表是细胞生长前(阶段1)和后(阶段2)的一些数据,
组别 |
长度(um) |
直径(um) |
壁厚度(um) |
细胞体积(um) |
液泡体积(um) |
阶段1 |
26 |
24 |
2 |
12600 |
600 |
阶段2 |
36 |
330 |
2 |
336000 |
273000 |
据图和相关知识,下列关于细胞生长前后发生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前后的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变大
B.细胞生长前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细胞生长前后液泡体积显著增大
D.细胞生长前后细胞壁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如图是绿色植物内细胞代谢的某一阶段的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过程是指CO2的固定 |
B.b过程是指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
C.c过程完全在线粒体内完成 |
D.a、b、c三过程都需要酶参与 |
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
B.图甲中的[H]来自水的光解,图乙中的[H]主要来自于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的分解 |
C.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 |
D.影响甲、乙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光照和温度 |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只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只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处理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 3 支试管中(如右图所示),分别进行以下实验: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够的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并通气,再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的荧光素和相关的酶(萤火虫尾部提取物),发光最强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乙、丙发光强度相同 |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相关实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酵母菌可进行出芽生殖 |
B.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ATP |
C.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 |
D.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乙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