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min后,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小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对此实验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说明生物膜在结构上有一定的连续性
B.分泌蛋白依次经过的生物膜系统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小泡-细胞膜
C.说明生物膜在功能上既有分工,又紧密联系
D.说明生物膜系统将细胞区分为许多小区室,使各种化学反应能高效有序进行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种生物只能产生四种等量的配子ORS、Ors、oRS、ors,则此生物的基因型为

下图表示酶的催化反应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适当增大①的浓度会提高酶促反应的速度
B.如果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②的浓度就是实验的自变量
C.③或④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
D.④的浓度增加会抑制反应速率

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其生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图2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丁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B.图中存在的食物链(网):
C.图2中B表示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生物D色彩绚丽,形状怪异,在市场非常名贵,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由于S型菌中含控制荚膜多糖合成的基因的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能合成荚膜多糖,结果R型菌转化为S型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这种变异的原因是染色体畸变
B.荚膜多糖是基因表达的产物
C.一个环状DNA分子上与RNA聚合酶结合的启动部位有多个
D.转录产生的mRNA须经过加工后才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

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别
光照时间(s)
放射性物质分布
1
2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2
20
12种磷酸化糖类
3
60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B.每组照光后需将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
C.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12种磷酸化糖类
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