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余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后再用碘液处理,结果发现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 )
①本实验未设对照组 ②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表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 ③实验初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 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
A.①~④全部 | B.只有②③④ | C.只有①②③ | D.只有②③ |
组成生物体的核酸有两种,一种是DNA,一种是RNA,对于不同的生物,其体内核酸种类是有差异的,组成紫茉莉枝条细胞的核酸中,含碱基A、G、C、U的核苷酸种类共有()
A.4种 B.5种C.7种 D.8种
关于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条多核苷酸链按反向平行的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
B.两条链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的顺序稳定不变 |
C.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
D.在一个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越高,DNA分子越稳定 |
为了便于提取鸡血细胞中的DNA,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中,最恰当的是:向经抗凝剂处理的鸡血液中加入()
A.蒸馏水 | B.ATP | C.0.3g/mL的蔗糖溶液 | D.二氧化碳 |
有人从甲、乙、丙3种生物体内提取出了核酸,经分析它们的碱基比率如下:
生物 |
A |
G |
U |
T |
C |
甲 |
25 |
24 |
0 |
32 |
19 |
乙 |
23 |
25 |
27 |
0 |
25 |
丙 |
31 |
19 |
0 |
31 |
19 |
以上分析表明()
A.丙是双链DNA,乙和甲都是RNA |
B.甲和丙都是双链DNA,乙是RNA |
C.甲是双链DNA,乙是RNA,丙是单链DNA |
D.丙是双链DNA,乙是RNA,甲是单链DNA |
分析一条双链DNA分子时,发现有30%的脱氧核苷酸含腺嘌呤,那么,其中一条链上含有的鸟嘌呤的最大值是()
A.20% | B.30% | C.40% | D.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