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苯酚显紫色的溶液:NH4+、K+、SCN-、NO3- |
B.0.1mol·L-1HNO3溶液: Na+、Mg2+、SO42-、Cl- |
C.0.5mol·L-1FeCl3溶液:K+、Na+、I-、SO42- |
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 mol·L-1的溶液:K+、Na+、Cl-、HCO3- |
右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在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则背光侧为b |
B.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为d |
C.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 |
D.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作物的作用 |
假设某动物种群中,最初一对等位基因B、b的频率B=0.75,b=0.25,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基因的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B、b的频率B=0.25,b=0.75,则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群体中基因型为Bb的频率变化规律是
A.不断增加 B.不断降低 C.先增加后降低 D.基本不变
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右图中曲线(纵坐标为翅的长度,横坐标为个体数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昆虫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
C.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
D.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所差 |
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对于人类的某种遗传病,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下表。据此所作推断,最符合遗传基本规律的一项是
类别 |
Ⅰ |
Ⅱ |
Ⅲ |
Ⅳ |
父亲 |
+ |
- |
+ |
- |
母亲 |
- |
+ |
+ |
- |
儿子 |
+ |
+ |
+ |
+ |
女儿 |
+ |
- |
+ |
- |
注:每类家庭人数150~200人,表中“+”为发现病症表现者,“-”为正常表现者。
A.第Ⅰ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B.第Ⅱ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
C.第Ⅲ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
D.第Ⅳ类调查结果说明,此病一定属于隐性遗传病 |
在自然界中,生物变异处处发生;下面是几个变异的例子:①动物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突破“死亡”的界限成为不死性的癌细胞;②杂合体(Rr)的红花豌豆植株,产生了基因型为rr的白花植株后代;③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混合后转化为S型活细菌;④某同卵双胞胎兄弟,哥哥长期在野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上述四种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A.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环境改变 |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环境改变 |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 |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环境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