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史学名著《文明史纲》中提到, “18世纪期间科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总的来说,它限于深思熟虑的理论层次上,与技术无法协调配套起来,后者仍处于工匠的阶段,很少向它提出任何问题。到了18世纪末,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从那时起,工业本身向纯科学而不仅仅是技术——手工和手艺的学问——提出了要求”。下列各项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和技术结合得不够紧密,理论向技术的转化尚不理想 |
|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由工匠根据经验总结而得,与自然科学的进步无关 |
| C.18世纪的科学研究停留在逻辑推导和理论归纳阶段,缺乏实用价值 |
| D.工业发展和自然科学的紧密结合,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 |
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增长 |
| 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 |
| C.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
| 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
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主要原因是
| A.在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
| B.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缓和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
| C.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
| D.缓和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借以抵制中国革命 |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研究角度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所产生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 A.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
| B.扩大了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 |
| C.较好地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
| D.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
世界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美国实力的衰落 | B.西欧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 |
| C.中国的崛起 | D.世界经济的多极化 |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权主义与维新派的兴民权相比,主要区别是
| A.对帝国主义的态度不同 | B.对人民群众的态度不同 |
| C.国家的政体不同 | D.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