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 B.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 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
两极格局最终瓦解的标志是
A.东欧剧变 | B.华约组织解散 | C.经互会解散 | D.苏联解体 |
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跌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而采取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C.打扫干净再请客的方针 | D.求同存异的方针 |
冷战期间美苏发动和参加的局部“热战”使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
A.柏林危机 | B.朝鲜和越南战争 |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
二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表现有
(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2)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3)以联合国的名义直接出兵朝鲜 (4)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A、(1)(2)(3) B、(2)(3)(4)
C、(1)(2)(4) D(1)(2)
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他临终时写了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 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望。山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首哀诗反映了于右任先生的
A、渴望台湾与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情感
B、渴望澳门回归祖国的情感
C、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的情感
D、渴望香港回归祖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