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②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④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资格。当时,他若想获取政治权力,下列哪条途径可行?()
| A.参军,争取立下军功 | B.经商致富 |
| C.收买人心,多拉选票 | D.接受教育,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
面对波斯人的人侵,雅典使节向斯巴达人保证说,他们绝不会背叛希腊人,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血缘和语言、共同的祭坛。在城邦危机时代,“泛希腊主义”的思想观念日益强烈。从表面上看,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似有助于希腊世界的政治统一,但是希腊人的文化认同感植根于更深刻的层次。在他们看来,他们与非希腊人的本质区别正在于他们是生活在城邦里的,而非希腊人不是;他们作为“城邦动物”的属性才构成希腊文化一致性的原初基点,其他的表征均衍生于此。该材料()
| A.论述了希腊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原因 |
| B.体现了希腊人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
| C.说明了希腊城邦之间民族意识的形成 |
| D.解读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内涵 |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记录了一个政治家阿里斯提德被自己忠实信奉的“贝壳法”放逐的故事。一天,一位目不识丁的平民因为听烦了‘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就要求把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写在贝壳上。因为听烦了一个人的名字行使反对意见的民主权利,似乎成了所有民主制度的一大难题。该则材料表明雅典()
| A.公民大会是最高司法机关 | B.直接民主存在着局限性 |
|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所有人都有参政权 |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订父祖官爵、门第。此后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终结 | B.三省六部制实行 |
| C.察举制的完善 | D.科举制的推行 |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
|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