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表:某市投资、出口、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单位:%)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投资
59.01
74.44
51.79
55.72
70.40
出口
17.93
11.53
15.87
17.67
11.54
消费
65.02
39.58
42.62
43.37
43.61

材料一 近几年,该市第二产业快速发展,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而第一、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该市单位GDP能源消耗相当于日本的5倍,美国的2.6倍,德国的3.6倍。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
⑴简要说明表和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第十二次全运会,缩减仪式预算、不请明星大腕、摒弃豪华舞台,这种力求节俭的务实做法,展示出成熟自信的中国心态,让“回归体育”、“回归群众”、“适度消费”,成为全运会未来发展的思路和方向。许多专家为适度消费叫好。
⑵结合材料二,运用做理智的消费者的知识说明许多专家为适度消费叫好的认识。
材料三  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决定再取消和下放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从范围来看,涉及投资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审批、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等类别,下放港澳台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审批等。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放掉该放的权,又要管好该管的事,切实从“越位点”退出,把“缺位点”补上,做到简政放权和加强监管齐推进、相协调,以更有效的“管”促进更积极的“放”,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发展动力,使改革红利惠及最广大群众。
⑶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简政放权。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末,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进行了最后一次对接飞行,这次飞行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携带阿尔法磁谱仪证实宇宙是否存在“反物质”。另据报道,科学家已用实验证实了“反物质”的存在,2011年5月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发现了迄今最重要的反物质粒子——反氦4。
材料中的“反物质”是物质吗?“反物质”的存在是否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等都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为。
我国GDP与三次产业变化情况

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1)根据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阐明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材料二:实现经济稳中有进,要求政府弱化GDP考核机制,弱化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盲目投资的冲动,着力解决收入、就业、社保、治安、环保等民生问题;要求政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发人民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要求政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法治政府。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对政府要求的理论依据,并从"正确认识社会"角度对材料二进行哲学思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消费引领中国制造
近年来,伴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往"你有,我有,人人有"的跟风式消费观逐渐转变,国外的高品质产品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话语权的愈益凸显,既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引领中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1)根据材料一,分析其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材料二: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
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中国制造正在敞开一扇扇新的梦想之门。
(2)根据材料二,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
材料三: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
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需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3)材料三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内话于心,外化于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地人民广播电台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宣传模式,用广播剧的形式把当地道德模范的事迹故事化,精心打造了34部"道德模范广播剧",展现了道德模范的奉献精神,让人们在倾听中记住道德模范的故事,引导人们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道德模范广播剧"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不仅因为故事精彩,更因为那种源自道德的力量。
材料二:公务员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你看见需要帮助的人就热心搭把手……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每个人担负起一份道德责任,就会将社会的道德水准托起一分,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1)据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诠释个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意义。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月至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等8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这期间,共有19512人次在网上提出62315条意见,对草案的修改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不论是法律草案初审稿还是二审稿,都要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使公众有更多机会发表看法。
材料二: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
(1)据材料一,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的合理性。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