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平衡好增长和转型的关系,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方式的主攻方向。突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
⑴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知识,综合图中信息说明收入结构如何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⑵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知识,说明如何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广东就一直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涌现了诸如美的集团、TCL、格力集团、海格通信、粤电力等成功案例。2014年8月,广东省新一轮国企改革方案《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正式颁布。《意见》确立了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强调“引进非国有资本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原国有企业作为真正市场经济主体的固有本色。今年5月,广东省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规范省属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此轮国企改革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重要抓手,将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放大功能,实现保值增值,提高国企竞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企业经营的有关知识,说明广东省应如何深化国企改革。
(2)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知识,说明广东省深化国企改革的哲学依据。
材料一:甘肃天水市庙坪村是我国著名的传统村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这里的灵源侯高皇庙,是为纪念唐代战将雷万春而建的。村里的三块石碑,记载着村子北宋以来的历史;每户门楣留下“耕读第”、“清平乐”、“映南极”等字样,传递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是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面临着村落文化后继乏人的严峻现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意义。
材料二: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传承离开保护就会消亡,如何保护古建筑是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这句诗,道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
(2)请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与古为新”的正确性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一:目前,我国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有的法律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司法不规范、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部分公民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解决好材料中的问题。
材料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交易、平等使用。
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主要经济法律制度
法律 |
说明 |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体系 |
实行更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最高法《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实施 |
食品、药品“知假买假”可以获赔,假一罚十,网络平台要担责,明星代言连带担责。 |
《食品安全法》首次大修 |
草案重点在“加大问责机制、建立对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管理”方面。 |
新的《安全生产法》开始实施 |
发生重特大事故最高可罚2000万元,涉事单位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意义。
材料三:简政放权是打造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为此,必须简政放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
(3)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向市场放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材料一一个好人,感动一座城市;一座“好人之城”,温暖每一个人。天津市某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先后为外来务工人员、残疾贫困家庭和贫困山区募集御寒衣物3万多件,募集善款35多万元,与22位津门孝亲学子、100名美德少年、100名外来务工子女结成了帮扶对子,用平凡善举点燃灯火,一个个好人的磁场,正在悄然引发道德的共振。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角度,分析某区开展“平凡善举点燃灯火”活动的文化价值?
材料二:习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要面向全社会做好这项工作,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
(2)根据材料二,分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蕴含了哪些哲学道理?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社区、企业、学校、机关等纷纷开展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效果喜人。
(3)请结合实际,为你所在的社区或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设计两条宣传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用了大量客观数据总结了2014年我国经济已取得的成就并部署了2015年的总体工作。报告中的一些 “金句”不仅成为媒体竞相转发的头条标题,也让我们感知了政府工作新动向。
材料一:2013年—2014年我国主要经济数据对比情况
年份 |
GDP增速 |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 |
2013 |
7.7% |
46.9% |
48.2% |
3.7% |
2014 |
7.4% |
48.2% |
51.2% |
4.8% |
注:①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3312亿元,同比增长12.4%。②2014年美国GDP增速为2.2%,日本GDP增速为-0.2%,法国GDP增速为0.5%;2010年中国GDP增速为10.45%,2015年中国GDP增速预测达到7%左右。
材料二:盘点《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 “金句”:比如谈及经济新常态,指出“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 谈及环境治理,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谈及富民政策,指出“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谈及对外开放,指出“开放也是改革”。这些“金句”为我国实现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材料三:《政府工作报告》谈及腐败,指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必须做到零容忍反腐:无例外、无死角、无空当。
(2)根据下表左列信息,从《政治生活》角度,将右列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我国反腐的具体表现 |
反腐措施 |
2015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反腐败”,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人民政协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能。 |
2015年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指出:要依法治国,依规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① |
2015年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指出:要从治本的角度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要构筑一个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法治环境。 |
② |
201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用权,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加强行政监察,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严加监督。 |
③ |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公民反腐的重要阵地,但部分网民却借网络反腐散布谣言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
④ |
材料四:《政府工作报告》谈及简政放权时,指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3)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说明如何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