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投资者2011_2012年投资构成比例变化如下表所示:分析表格,你认为让该投资者做出投资改变的原因可能有( )
项目 |
房地产 |
现金储蓄 |
国债 |
股票 |
2011 |
20% |
10% |
22% |
48% |
2012 |
10% |
25% |
45% |
20% |
①国家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②国家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③上市公司业绩水平有所下滑
④我国物价总水平仍全面持续地下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央行数据显示,2013年8月末我国狭义货币M1(M1是一个宏观经济学概念,其计算方法是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减上商业银行的所有活期存款)余额为10.18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增幅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增速继续上升。这意味着
①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消费活跃②居民存款收益率增加
③国家必须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④存在物价上涨的压力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下面左右两幅图表达了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的价格与需求的曲线,根据当两种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需求的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商品不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策略 |
B.乙商品不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策略 |
C.降价对生产两种商品的企业盈利无影响 |
D.降价对甲乙商品的生产无影响 |
假设2012年甲国一单位商品的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0元,1单位甲国货币/1单位乙国货币为1:6.8。若甲国2013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货币贬值20%,2013年将该国商品出口到乙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换回乙国单位的货币
A.816元 | B.810元 | C.680元 | D.850元 |
由于总价较高,人们在购买住房时,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因此,可以考虑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这种消费被称为
A.租赁消费 | B.贷款消费 | C.钱货两清的消费 | D.超前消费 |
中国商人历来推崇“薄利多销”,而犹太商人则认为“一种商品既然薄利,何不弃之,选择利厚的产品去生产和销售不是更好?”以上两种观点
A.都是违背价值规律 | B.都能够自觉面向市场,调整产业结构 |
C.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消费观念 | D.都是正确的,都体现了价值规律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