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丽为小明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将桌子分割成甲、乙两个区域后,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两部分。小丽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浸没着一支蜡烛A,并在乙区域挡板后的指定位置放置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丽请小明坐在乙区域一侧的某点P(如图所示),并迅速将乙区域已准备好的蜡烛B点燃,在小丽一只手麻利地在小明眼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当小明沿着小丽的手指望向蜡烛A时,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燃烧了!

请根据光学知识判定:小丽是怎样选取和放置蜡烛的?
(1)[选取蜡烛] 使蜡烛A、B满足                 的条件
[确定位置]在蜡烛A的位置确定后,不借助刻度尺如何确定蜡烛B的位置?
(2)请你依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解释,小丽悄悄地将挡板拉开的目的: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平面镜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实验中,用几根一端封有相同橡皮薄膜的玻璃管进行实验,在5号管中装入盐水,其它管中装入水,如图。

(1)玻璃管下方薄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_____的大小。

(2)根据图甲中三支相同玻璃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或_____有关。

(3)图乙中,4号管上段更粗,下段与2号管粗细相同,两管中水的总长度相同,发现两管薄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得: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都_____。

(4)图丙中,5号管和2号管的液柱长度相等,利用5号管和2号管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是否有关。

(5)为了探究液体长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选用2号管和6号管进行实验,6号管水柱比2号管水柱长,实验时需控制两管水柱的_____相等。

在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对课本的实验进行改进,如图。

(1)为了避免声音通过底部固体传出,利用磁悬浮装置使发声体悬浮于空中,A磁体上端为 N 极,则B磁体下端为_____极。

(2)将内部充有少量空气的气球口系紧,并悬挂于玻璃罩内壁,实验过程发现气球体积变大,说明罩内气压变_____。

(3)罩内空气不断减少,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了,但发声体上方的轻质小球照旧跳动,说明发声体仍在_____。

(4)本实验无法抽成绝对真空,需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得出:真空_____传声。写出一个运用类似研究方法的实验:__________。

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实验中:

(1)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_____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

(2)加热 10 m i n 后,测得水的温度如图,该示数为_____

(3)多次实验后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分析可得: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比沙子吸收更_____的热量。

(4)根据实验结论推理: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更_____。

升高的温度/

5

10

15

20

加热水的时间/ m i n

2 . 5

5

7 . 5

10

加热沙子的时间/ m i n

1

2

3

4

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 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

(2)将蜡烛 1 放在 A 位置,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拿一支相同的蜡烛 2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1的像_____时,该位置记为 A `

(3)将光屏放在 A ` 位置,任意转动都承接不到像,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像。

(4)改变蜡烛 1 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像与物位置的对应关系如图乙,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_____。

(5)将图乙中 C 处的蜡烛沿直线 C C ` 向玻璃板方向移动 1 c m ,此时像与物之间的距离是  _____ c m ,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_____。

为研究热敏电阻 R 2 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小京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其中电源两端电压 U 不变, R 1 为定值电阻。实验中,他将已做防水处理的热敏电阻 R 2 先后浸没在温度为 t 1 t 2 t 3 的水中,闭合开关,分别读出对应电流表 A 的示数 I 1 I 2 I 3 ,发现I1I2I3。已知 t 1 t 2 t 3 ,请分析并说明热敏电阻 R 2 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