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因此.他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A.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甲所示)
B.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乙所示).
上述两种实验方案中:
(1)A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_________关系,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的推力_________越多,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_________.
(2)小明想用B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测量原理是__________;
(2)图(a)中A—F为测量小石块质量、体积过程中的几个情境,有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排除错误后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
(3)图(b)可知,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g;
(4)由E、F过程可知,当量筒中水静止时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mL,则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利用如图所不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将小球A 、B 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 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 都相同,θA<θB,球A 、B 的质量分别为mA、mB , ( mA<mB) 。
(1)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无关。
(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 球能将木块c 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
论:。
(3)如图乙中小球B 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 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如 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 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
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
钩码重 |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
拉力F/N |
绳端移动的距离s/cm |
① |
1.0 |
20.00 |
0.7 |
40.00 |
② |
2.0 |
20.00 |
1.2 |
40.00 |
③ |
3.0 |
20.00 |
1.7 |
40.00 |
(1)实验时,用手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持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
(2)第①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3)第③次实验时,钩码上升的速度为0.05m/s,则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W.静止时拉力F的大小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7N。
(4)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路已部分连接,如图甲所示。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压表接在灯泡两端。
(2)正确接入电压表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其故障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选填“A”或“B”)端移动。
(4)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在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实验中,小明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烧杯内液体的温度,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中,所用的液体温度计制作原理是:
(2)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意义是:。
(3)分析图像可知,液体的吸热本领强;
(4)若甲、乙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是J/kg. ℃ [已知c水= 4.2×103 J/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