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能源、环境与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2)下列关于能源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汽油既是燃料,又是良好的溶剂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D.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充分

(3)为防止二氧化碳过多排放到空气中,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图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①捕捉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通过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
如:A.电解水;B.分离空气;C.加热高锰酸钾;D.分解过氧化氢;E.(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如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下,然后,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4)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时,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容易引起爆炸。
在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中,为预防爆炸应采取的措施是(此小题为不定项选择填空,多选,错选不给分,下同)
A.通过注射器控制滴加过氧化氢溶液的速度
B.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一定量的水
C.把反应装置浸在冷水中,降低反应温度
D.检查装置气密性,使装置不漏气
(5)用试管进行排水法集气时,主要出现了如下图示所示的3种操作,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6)该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伸进一瓶氧气中, 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方法是

如图所示,取三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绑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火柴,点燃火柴,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观察到:I、II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II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III中铁丝没有燃烧。

(1)III中铁丝不能燃烧的原因是
(2)分析II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的原因。 II中铁丝燃烧的现象是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
(2)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一种),其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填标号)。
a.He和Ne b.B和Mg c.Al和Si d.F和Cl
(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
(6)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6号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物质乙炔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有下列物质:①过氧化氢溶液②氮气 ③五氧化二磷 ④二氧化硫 ⑤二氧化碳 ⑥氦气 ⑦水蒸气。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
(1)可以用空气为原料制造氮肥是因为空气含有; ;
(2)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过一段时间后表面有一层白膜,是因为石灰水吸收了空气中的;(3)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4)属于混合物的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金原子;(2)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3)硫离子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