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题目。
龛山凯歌【注】
徐渭
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
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冰冷铁衣。
【注】公元1555年冬,明军在龛山沉重打击了骚扰东南沿海的倭寇。徐渭据所见所感,写下《龛山凯歌五首》,此为其二。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场面?请简要分析。
“一片红冰冷铁衣”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面各题。
                  春寒[注]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春寒[注]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两个小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诗中的“共”和“乱”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②,三谢不能餐。
[注]①雕胡:即“菰”,俗称“茭白”,生在水中,秋天结实,叫菰米,可以做饭,古人当作美餐。②漂母:据《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年轻时穷困,曾受一个漂洗丝絮的老妈妈(漂母)的一饭之恩。
第二联上下两句中最富含蕴味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尾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22.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3.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请说说你的理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