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当前大学生总消费额主要集中在600~1200元之间,而饮食方面支出居于450~80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消费的比例较高。
材料二 大多数大学生们在花钱上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有所增加,加上城市生活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材料三 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时下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1)结合材料一,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作出分析。(6分)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6分)
(3)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提出一些消费建议。(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克思认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类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简要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月色的朦胧、娇美曾引发历代文人雅士的无限遐想,从“嫦娥奔月”的美妙传说到“万户飞天”的壮烈实践,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月球的探索。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此次“嫦娥二号”拍摄的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与“嫦娥一号”相比,掀起了月亮的红盖头,看得见石头,看得见坑。“飞得更快,离月球更近,‘看’得更精细”的“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作为国家战略性科技工程,嫦娥系列卫星探月工程将更好地满足国家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
结合材料,阐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低碳世博”。
请用实践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一探究活动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研究,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上述材料体现了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如何处理和把握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贯穿于不同时期党的方针、政策中的焦点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一方面改革使效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公平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公平和效率问题,我们党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从党的十五大“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党的十六大“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党的十七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上述材料体现了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