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持续走高。1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215,2月18日为6.5781,走高434个基点,并连续创汇改以来新高。下列观点与这一变化不符合的是
A.进一步增强了外商在我国投资的吸引力 |
B.中国居民赴美国旅游可以购买更多的服务 |
C.会增加中国商品出口美国的压力 |
D.用同样数量人民币能进口更多的美国商品 |
2007年6月,广东香蕉大丰收,但受市场传言等影响,最好的香蕉每公斤仅售0.4元,差一点的,每斤只能卖上三分钱。有的蕉农干脆让成熟的香蕉烂在蕉园里,这样可少赔采摘的工钱。农民必须卖掉自己的产品,才能换回货币,这说明
A.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B.商品与货币始终是分不开的 |
C.商品交换的范围越大,交换的难度也越大 |
D.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2007年6月,广东香蕉大丰收,但受市场传言等影响,最好的香蕉每公斤仅售0.4元,差一点的,每斤只能卖上三分钱。有的蕉农干脆让成熟的香蕉烂在蕉园里,这样可少赔采摘的工钱。面对卖不掉的农产品,农民不选择自己消费,这反映出
A.材料中农民的香蕉不是商品 |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为他人生产的 |
C.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
D.卖不掉的产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 |
为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督,国务院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商品的食品,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必须保证其质量。这是因为( )
A.食品的质量越好,生命安全越有保障 |
B.食品的质量与价值互为前提 |
C.食品的有用性决定其价值 |
D.食品的有用性决定于个人生活的需要 |
一些本来只有少数人有能力购买的高档商品,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价格会逐渐降低,成为寻常百姓都买得起的普通商品。这是由于( )
A.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小 |
B.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小 |
C.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小 |
D.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小 |
近年来,彩电行业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一些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逐步退出了这一市场,少数知名品牌的市场份额则在不断扩大。上述现象说明( )
A.彩电行业出现了“卖方市场” |
B.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
C.彩电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彩电价值量不断变大 |
D.彩电价值量由挑起价格战的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