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 •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对这首诗歌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说只有远离故乡外出做官之人,才对自然物候的变化特别敏感。“偏”字用得特别工巧,形象地表现出新春来临时宦游人感慨时光流逝的心惊,与尾联“归思”相照应。
B.颈联写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水上的绿萍,在晴朗的阳光下摇动着光泽。“催”和“转”两个字非常有力地渲染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机与无尽活力。
C.诗人触景生情,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尾联是点睛之笔,诗人因宦游他乡,不能赏玩故园春景,辜负大好春光的“归思”之情跃然纸上。
D.本诗结构细密,循着诗题,层层拓展:“新”字扣住“早”;中间两联具体描写早春景象,“云霞”两句呼应“望”,“淑气”两句呼应“游”,尾联与“和”字照应,点明了诗人和同伴的伤春思归之情。

本诗的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送梁六自洞庭山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作者将浓浓的离情别意完全融入到诗境之中,具体分析一下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离情别意的?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1)第二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前人评价“‘度鸟’、‘奔云’之句,有无穷之味”,请谈谈你对这两句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夜发分宁①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①分宁:今江西修水,是诗人的老家。此诗作于诗人离家别友赴外地任职之时。
(1)这首诗的首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请作简要分析。
(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的结尾句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各题。(8分)
醉太平·寒食王元鼎
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
(1)从体裁上来看,这首元曲属于散曲中的。
(2)联系作品内容,试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4分)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风入松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①。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②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⑧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注:①瘗花铭:瘗(yi)花即葬花,瘐信有《瘗花铭》。②西园:西园在吴地,是诗人和爱人的寓所,二人亦在此分手。③双鸳,一双绣有鸳鸯的鞋子。
(1)“听风听雨过清明”一句中“听”字有何妙处?这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
(2)词的下阕是如何写出对爱人的思念的?请作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