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日本当地时间2013年10月26日凌晨2时10分(北京时间1时10分),东北地区福岛县以东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1级地震,震源距地面10公里。结合图9“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发生时,在福岛的居民会感觉到( )

A.只上下颠簸
B.只左右摇晃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震波通过A界面时,速度均降低
B.①为硅镁层,②为硅铝层
C.⑤可能为液态或熔融状态,不能传播横波
D.①+②+③为岩石圈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如图中等压线为一闭合等压线的部分,则图示地区()

A.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B.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
C.可能有台风 D.应该是亚洲高压中心

若此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则关于图中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正处于汛期 B.冰期可能长达半年
C.径流季节变化大 D.为两岸的甜菜种植提供灌溉水源

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与图中沙漠形成主导原因相同的地区是()
①阿拉伯半岛的沙漠②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的沙漠
③澳大利亚中西部的沙漠 ④塔里木盆地的沙漠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图示季节,沿河流各段及周边区域地理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②河段正值丰水期 B.②③河段水量减少
C.③④河段沿岸草木枯黄 D.④⑤河段森林茂密

下图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B.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下图是“2005—2010年省际人口迁出率、迁入率分布”,据图可知()

A.贵州迁入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B.福建迁出率大于迁入率
C.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 D.安徽的人口机械增长为负值

下图是加勒比海西岸的中美地峡某山地年均温、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据图以下问题。

该山地所在地区盛产( )

A.苹果 B.小麦
C.香蕉 D.甜菜

对该山地自然带东高西低分布有较大影响的因素是( )

A.光照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坡度的差异 D.人类活动影响的差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