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所示的圈层A、B、C依次为(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对于图示圈层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唯一必要条件 |
B.生物圈的范围涉及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 |
C.水圈是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 |
D.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的外部圈层 |
读图,分析回答问题:2001年3月17日,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
同样类型的水患,还容易发生在该河的()
A.P处以上河段 | B.中游 | C.下游 | D.中下游 |
图中所示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明显增加 | B.夏汛明显 | C.含沙量增大 | D.结冰期长 |
Q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水热条件好 | B.土壤肥沃 | C.水源充足 | D.地势低平 |
如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打点部分分为我国暴雨洪水严重地区)。回答问题:图中最低温的成因主要是( )
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 | B.地势高 |
C.夏季风不能影响 | D.太阳辐射少 |
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说明( )
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 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 |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 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 |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上海市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 “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问题: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 | B.6~7月 | C.6~8月 | D.5~8月 |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 B.南北皆旱 | C.南涝北旱 | D.南北皆涝 |
下面是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图I)及该地区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及径流补给图(图II)。读图完成问题:图I中甲处地貌类型是( )
A.喀斯特地貌 | B.冲积扇 | C.新月形沙丘 | D.火山口地貌 |
该地区可能位于( )
A.塔里木盆地边缘 | B.黄淮海平原 | C.四川盆地 | D.河西走廊 |
甲处农业发展主要的障碍是( )
①冬春降水少②冬季气温低③红壤分布④夏季汛期易产生洪涝⑤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④ |
如图是我国四省区轮廓图,读图完成问题:跨我国三大自然区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省内有著名的“雾凇”气象奇观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省内有陇海――兰新铁路通过的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