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为各种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示所列景观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图中各种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主要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 B.②在板块交界处比较少见 |
C.③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 D.④主要分布在我国低海拔的平原区 |
2004年4月22日是世界第30个地球日,地球日是由美国人海斯等发起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世人的响应而推广的。由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等6家单位共同发起了“2000年地球日——中国行动!”,这次活动以“倡导可持续消费,选择绿色生活”作为主题,取得了成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间环保。据此完成(1)~(2)题。
(1)可持续消费意味着
①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②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③绿色建筑、绿色食品、绿色照明 ④节水节能、垃圾分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绿色生活可以包括
①救助物种、保护自然 ②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③循环回收
④节约资源、重复利用 ⑤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A.①②
B.②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目的是
A.人类与环境持续和谐共处 |
B.人类尽可能少地索取自然资源 |
C.人类不要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
D.环境无条件地为人类提供服务 |
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目的是
A.人类与环境持续和谐共处 |
B.人类尽可能少地索取自然资源 |
C.人类不要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
D.环境无条件地为人类提供服务 |
为了保证圆明园“常年有水”,自2004年9月开始进行湖底防渗工程(将湖底挖开,然后铺满大片白色塑料布,四周用水泥严密封闭),原计划于2005年4月完工。但该工程在争议中停工,国家环保总局要求该工程重新进行环境评估。结合下图,分析完成(1)~(3)题。
(1)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引起争议的原因是该工程
A.可以增加地表水体,有利于改善水质
B.减少地表水下渗,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状况
C.阻隔了水体的循环过程,可导致生态环境变化
D.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
(2)北京所在的地区曾经也是水系比较完善的地区。近现代以来,北京市水系逐渐萎缩,北京投入巨额资金修复北京市水系,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强河湖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少洪涝灾害
B.促进内河航运的发展,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C.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疏通河道,发展城市旅游观光业
(3)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在争议中停工,下列不属于停工原因的是
A.城市河道、湖泊的防渗固化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B.防渗固化后能加剧水污染程度
C.资金不足,技术问题还没解决
D.防渗固化能造成生态灾难和文物破坏
实现汽油无铅化是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国禁止使用含铅汽油,主要原因是
A.降低汽油成本 | B.节约铅金属 |
C.避免铅污染大气 | D.含铅汽油燃烧效率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