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数字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 | B.大气的反射作用——① |
C.大气的吸收作用——② |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③ |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受热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④大小有关 |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①大小有关 |
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③大小有关 |
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②大小有关 |
近年来,乌梁素海面积不断缩小。专家预侧,乌梁素海10到20年内可能将会消失。下图为乌梁素海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乌梁素海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
A.下渗严重 | B.蒸发旺盛 |
C.污染严重 | D.过度引水灌溉 |
乌梁素海面积变化带来的影响()
A.河套下游地区流量更加稳定 | B.当地气候温差变小 |
C.生物多样性减少 | D.周围水土流失加剧 |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演化图,完成下列题。下列有关1985~200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结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A.大、中、小城市均发展较快 |
B.城市空间结构日趋复杂 |
C.城市由点状发展成为岛状 |
D.该区域与外界联系减弱 |
推动本地区近年来空间结构变化较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A.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
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
C.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 |
D.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
2014年5月18日,广东省推进珠三角“九年大跨越”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有委书记胡春华作讲话,强调要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总抓手,推动珠三角实现转型升级优化发展。据此完成下列题。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外资企业迁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地区()
①政策优势明显下降②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南岭的阻隔,使其腹地范围小⑤劳动力明显减少⑥土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A.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⑥ | D.③④⑤⑥ |
下列做法最不可能实现珠三角转型升级的是()
A.提高劳动力工资 | B.完善基础设施 |
C.加大技术投人 | D.加快北煤南运,保证能源供应 |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
生产潜力分布图(单位:千克/亩),读图回答下列题。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A.江苏 | B.安徽 |
C.江西 | D.湖北 |
与丙地相比,乙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B.土壤贫瘠
C.水源不足D.光照不足
19.对甲地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B.干旱
C.风暴潮D.洪涝
西藏和黑龙江是我国沼泽湿地分布最多的省区。读下表,回答下列题。
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 |
1990年 |
1995年 |
2000年 |
黑龙江 |
22.13 |
20.97 |
17.67 |
西藏 |
24.17 |
25.55 |
26.75 |
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处是()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 B.气温低,蒸发微弱 |
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 | 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不正确的叙述是()
A.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由于农业开发 |
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 |
C.西藏湿地面积增加与全球变暖有关 |
D.旅游业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