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4处国际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与图中8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
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
A.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
C.修筑梯田、扩大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
读图,回答27-29题。图中A、B所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A.小麦、水稻 B.小麦、谷子
C.玉米、水稻D.水稻、小麦影响A、B两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条件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
C.水热条件不同D.耕作制度不同流经B地区的河流名称是()
A.渭河 | B.湘江 | C.汉江 | D.赣江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25-26题。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地区发展农业都具有的有利条件是雨热同期 |
B.乙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春小麦、棉花、花生等 |
C.甲区是我国油料作物油菜主要产区 |
D.甲、乙两地均为我国的商品粮主产区 |
关于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正确的是 ( )
①甲区土地盐碱化严重,乙区土层薄
②甲区春旱严重,乙区水资源不足
③乙区改良土壤的主要措施是施加适量的熟石灰
④甲区应加强水利建设,综合治理旱涝灾害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图为我国东北某省区域图和该省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回答23-24题。关于左图中A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是A城市形成的首要因素 |
B.A城市依靠附近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了钢铁工业 |
C.石油资源枯竭是制约A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
D.便利的水陆交通,使A城市成为该省最大的工业城市 |
关于该省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在同一省内,北部和南部在气候、耕作制度和粮食作物品种方面都有较明显地域差异的是( )
A.陕 | B.藏 | C.晋 | D.赣 |
读下列我国四种经济作物分布图,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经济作物依次是()
A.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 B.棉花、大豆、油菜、甘蔗 |
C.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 D.大豆、油菜、棉花、甘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