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幅有林木、河流和房屋的地图,右图是根据左图而建立的空间数据模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右图中的r表示( )
| A.河流 | B.林木 | C.房屋 | D.农田 |
图中区域的林木覆盖率( )
| A.5% | B.10% | C.30% | D.22% |
图中有关地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由北向南流 | B.房屋在河流的西岸 |
| C.三种地物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林地 | D.河流由南向北流 |
识别经纬线是我们认识地球的最基本方法。读下图,回答:
读图,a点位于两条线的交界处,关于a点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则该地区含有丰富的煤矿 |
| B.若a点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则该地区含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
| C.若a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则该地区可发展旱作直播水稻 |
| D.若a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则该地区附近有西澳大利亚寒流 |
图3为某大洲一条经线,PQ和KM之间为陆地,其余为海洋,数字表示纬度。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5~6题。 
关于QK之问海区的盐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降水多,蒸发量大,盐度低 |
| B.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盐度低 |
| C.陆上淡水汇人多,盐度低 |
| D.海域封闭,与高盐度海域交换少,盐度低 |
关于KM陆地地形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古老的山脉,地势东高西低 |
| B.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因长期外力侵蚀,地势低缓 |
| C.高大山脉是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
| D.西侧多峡湾海岸,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
下图黑点分别为甲、乙、丙、丁所处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4题。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在乙的东北 | B.乙在丙的西南 | C.丙在丁的东南 | D.丁在甲的西北 |
借鉴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人们通常以0°、38°N为极点,将其所在半球称为“陆半球”(如图),另一半球称为“水半球”,“水半球”的极点应为()
| A.180°,38°S | B.0°,38°N |
| C.180°,38°N | D.0°,38°S |
“地球一小时”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发起,号召人们在3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熄灯一小时。2009年“地球一小时”接力活动有全球近4000座城市、约10亿人参与。据此回答1~2题。 “地球一小时”活动举办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A B C D在2009年“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中,纽约(甲)、洛杉矶(乙)、悉尼(丙)、巴黎(丁)四地合理的接力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 B.甲丁丙乙 | C.丙丁甲乙 | D.丁甲乙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