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点 |
纬度 |
气温(℃) |
降水量(mm) |
|||
1月 |
7月 |
1月 |
7月 |
全年 |
||
甲 |
39°17´ |
4.0 |
19.0 |
194.3 |
45.0 |
1465.3 |
乙 |
39°48´ |
-4.7 |
26.0 |
2.6 |
196.0 |
682.9 |
丙 |
48°58´ |
3.5 |
18.4 |
54.3 |
53.6 |
647.4 |
甲地降水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
C.海陆热力性质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
D.受寒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
下列关于乙、丙两地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有明显转换 |
B.两地粮食作物都以小麦为主 |
C.两地均位于亚欧大陆东岸 |
D.两地的农产品商品率都高 |
大庆油田的原油经过管道再由海路转运至上海,转运点最佳应选择在( )
A.秦皇岛港 | B.大连港 |
C.青岛港 | D.天津塘沽港 |
青藏铁路的建设表明( )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
D.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对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 |
读“我国西南某地区主要铁路分布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中,受地质灾害影响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铁路线⑤于1997年12月25日全线通车并投入运营,这是我国首条公司化合作的铁路。影响该铁路走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政治因素 C.科学技术因素 D.经济因素
(3)在图中M、N两城市的商业网点,居民能买到鲜活的海产品,其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 ②包装技术的进步
③冷冻、保鲜技术的进步 ④拥有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⑤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读图,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可能发育为城市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公路运输网,小圆圈表示公交站点,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公路上单位时间可以通过的最大车流量。假设M站的车流量只来自于N,完成(1)—(2)题。
(1)到达M的最大车流量为
A.26 B.24 C.20 D.19
(2)如想提高车流量,投资最少的办法是
A.提高车速
B.在M、N之间新修公路
C.拓宽12车流量的公路
D.拓宽3、4、5车流量的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