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老年人法草案将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对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常回家看看”是子女个人行为,人人都能做到,没必要写入法律
②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没有法律约束力
③将“常回家看看”上升为公民的法定义务,能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④孝敬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予以帮助,更要在精神上给予慰藉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④ |
下列做法符合践约守信要求的是
A.玛丽和罗斯相约星期日早上九点到郊外玩, 玛丽八点半就到了会合地点 |
B.单元测验前,小明答应考试时关照小东,考试时,小明果然把答案传给了小东 |
C.张灵的父亲承诺周六带她去公园,可是由于工作太忙没去成 |
D.小飞帮妈妈卖蔬菜时收了一张10元假币,后来他找了一个机会把钱找给了顾客 |
子贡是孔子的优秀学生,却经常受到孔子严厉、苛刻的批评。子贡虚心接受,对孔子感恩戴德,遵从教诲,终于成为有大作为的贤人。下列说法中不符合上述材料的是
A.老师真诚的批评是爱护、鞭策、期待 |
B.老师要严厉批评所有学生 |
C.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D.学生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一些责任可能只有一个来源,一些责任则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来源。孝敬父母长辈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这一责任主要来源于:
①法律 ②道德 ③职业 ④承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主要说明了
A.好的愿望都会产生好的后果 |
B.坏的行为不一定会产生坏的后果 |
C.有行为不一定有后果 |
D.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 |
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谈话中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先生,他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毛泽东同志成为中国革命的伟人,与杨昌济先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说明
A.知识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获取 |
B.学生要善于和老师沟通 |
C.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D.学生要向老师大胆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