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家长报怨说,孩子进入初中后特别不听话,叫他向东他偏向西,不让他干他非要干。孩子的这种心理属于( )
A.从众心理 | B.逆反心理 | C.攀比心理 | D.自卑心理 |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对别人平等的态度,一种对他人人格与价值的充分肯定。在下列情境中,你该怎么做?请用一两句话做出回答。(每题6分)
(1)在公共汽车上,你无意踩了别人一脚,别人对你骂个不停,你会:
(2)你辛苦地干完了工作,自以为干得很不错,不料老师却不满意,你会:
金庸小说中无数次写到“冤冤相报何时了,相逢一笑泯恩仇”,这要求我们
A.放弃尊严,不管别人怎么伤害 | B.对所有的人都要有广博的爱心 |
C.发现犯罪分子,不应报告公安机关 | D.对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也能宽容 |
下图是北京潭拓寺弥勒佛,他两旁的对联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副对联对我们的启示是
A.我们要有高尚的爱国情操 |
B.人要胸襟宽阔,豁达大度 |
C.人要及时行乐,笑对生活 |
D.人要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
“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给他人帮助。”这句话说明的道理是
A.富的人可以帮助别人,穷的人却无法去帮助别人 |
B.每个人都可以帮助别人,同时也需要别人的帮助 |
C.富的人根本不需要帮助,只有穷的人才需要帮助 |
D.一个人能否帮助别人根本上取决于他的的富或穷 |
“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美国思想家杰弗逊的这句话表明
A.做人力求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 B.给予会比接受会更快乐 |
C.助人不仅是付出,也会有收获 | D.善良重要的是见诸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