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图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①如果高档耐用品在N点,呈现买方市场,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增加
②如果生活必需品在M点,呈现卖方市场,其互补产品需求量增加
③单个交换过程看,Q点处于等价交换,M、N点处于涨落状态,但不能无限涨落
④农副产品在M、N、Q点弹性需求均不大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若原来“1台电脑=2台彩电”属于等价交换,现在电脑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3倍,彩电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现在1台电脑应换几台彩电()
A.3 | B.1/3 | C.1 | D.4/3 |
某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如图9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两种商品之间相互替代 |
B.商品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
C.商品2的生产企业利润上升 |
D.商品2的市场供给量高于商品1 |
图1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2011年12月28日,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3146元,再创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币值的这一走势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是( )
A.部分企业的产能可能出现相对过剩 |
B.增加我国的外汇储备 |
C.促使企业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
D.有利于增加我国企业的出口 |
2011年某国待售商品2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售价15元,该年度单位货币流通次数为3次,根据国内经济运行状况该国政府多投入2500亿元,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当年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幅度分别是( )
A.25% 25% | B.20% 20% |
C.25% 20% | D.20%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