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注:中国的储蓄率高达47%,居世界首位。在目前金融危机的条件下,经济发展持续低迷,加快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促进消费的可持续性尤为关键。
(1)分析图表中反映的现象,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角度,分析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2)你认为国家应如何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气候、时间、地域、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改变了()
| A.该商品的供求关系 |
| B.该商品的价值量 |
| C.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
| D.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
下图中的两条需求弹性曲线分别反映的是甲、乙两种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情况。下列甲、乙两种商品对应正确的是()
| A.甲:白菜、乙:轿车 |
| B.甲:金项链、乙:粮食 |
| C.甲:食盐、乙:金项链 |
| D.甲:煤气、乙:等离子电视 |
在人们的消费中,消费者拥有某种商品一定时期的使用权,但不拥有该商品的所有权,具有这种特点的消费是()
| A.租赁消费 | B.绿色消费 |
| C.贷款消费 | D.钱货两清消费 |
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等价交换是指( )
| A.每次商品交换都必须是等价的 |
| B.每次商品交换价格都应与价值相一致 |
| C.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之中 |
| D.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
2014年1月13日,1美元兑换人民币6.0459元;2014年2月28日,1美元兑换人民币6.1275元。不考虑其他因素条件下,这一变化意味着()
| A.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下跌,不利于我国进口 |
| B.人民币贬值,美元汇率升高,对我国商品出口有利 |
| C.人民币升值,美元汇率下跌,利于我国商品出口 |
| D.人民币贬值,美元汇率升高,有利于我国进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