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统计,全国共有民营文艺表演团体近7000家,中外合资、合作或外商投资图书报刊发行企业40多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正在形成。我国吸引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这意味着:
①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地位相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在市场竞争中,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具有平等的市场地位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及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②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④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唐代诗词108部系列微电影》用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建构唐诗精华和精神本质,更适应了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影需求。用微电影来演绎唐诗故事,这意味着

A.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D.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接地气”的作品耐看,就是因为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这一论断旨在强调
①文化作品要有面向群众扎根生活的风格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重要源泉
③文化创作者要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④必须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①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面对风景各异、特色鲜明的景区摆着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品的尴尬,北京故宫寻找新思路,“脑洞大开”,不仅让雍容华贵的朝珠与现代的电子耳机实现了合体,还推出了“朕就是这样汉子”的折扇、顶戴花翎官帽防晒伞等文化创意产品。这一做法
①实现了文化与经济有机结合②丰富了文化继承的传统内容
③创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④否定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