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把《逍遥游》中的选句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徐文长传
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甚喜。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论,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凡入帘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皆曰:“如命。”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崩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坟。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
  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余不能书,而谬谓文长书决当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草竹石,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石篑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予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心而行信心:有信心,自信。
B.公以是益重之以是:因此
C.平畴千里平畴:平坦的田野
D.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阴令:暗中下令

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徐文长恃才放旷的一组是( )
①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②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③竟满其纸,气韵遒逸④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
⑤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⑥好奇计,谈兵多中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②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督胡梅林赏识徐文长的才华,对其宽容而信任,不仅其军中重要奏折公文都由他草拟,而且用兵之道,也多与他商量。
B.徐文长才华横溢,然中秀才后大考屡试不第,其间虽纵情山水,饱览胜景,然失意之情也多见于诗作。
C.徐文长擅长书法,笔意奔放和他的诗一样,作者虽无法用文字言尽它的美,但也认为他的书法造诣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
D.这篇文章主要描写的是徐文长这样一个封建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描写他的狂放与悲愤,以及他与世俗相抗争的悲剧命运。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 :“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嘉深通有谋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谥曰贞侯。子奕嗣。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选自《三国志•魏书卷十四•郭嘉传》)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②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B.①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①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D.①欲以后事属之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嘉“有算略,达于事情”的一组是
①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②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
③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④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
⑤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A.①⑤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嘉初到袁绍麾下,感觉才能难以施展。后来去见太祖,以其不凡的见识而受到太祖的器重。郭嘉也认定曹操是能治乱世之人。
B.郭嘉被太祖推荐为司空军祭酒,从此随从太祖征伐,遇事能够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多献良策,谋功甚高。
C.郭嘉忠于王事,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太祖派使者前来探望,可惜错过了最后见面的机会,这使太祖在郭嘉英年早逝后感到十分伤感。
D.郭嘉不但是多谋善断的军师,更是太祖本人的知己,太祖甚感满意,以至赤壁一战失败后,尚追念郭嘉,叹惜其人不存。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2)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

(3)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指南录后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震字景实,会稽人。少居乡,介然不苟交,有言其过者辄喜。既登第为小官,有权贵以牒荐之者,震内牒箧中,已而干政,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其人大愧。后为他官,所至以公廉称。成淳中,由大理司直通判临安府。时潜说友尹京,恃贾似道势,甚骄蹇,政事一切无所顾让。会府有具被将置辟,震力辨其非,说友争之不得,上其事刑部,卒是震议。六年。江东大早,擢知信州。震奏减拥运米,蠲其租赋,令坊置一吏,籍其户,劝富人分栗,使坊吏主给之。吏有劳者,辄为具奏复其身。吏感其诚,事为尽力,所活无算。州有民庸童牧牛,童逸而牧舍火,其父讼庸者杀其子投火中,民不胜掠,自诬服。震视牍疑之,密物色之,得童傍郡。以诘其父,对如初,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擢浙西提刑。赵氏有守阡僧甚暴横,震遣吏捕治;似道以书营救,震不省,卒按以法。似道怒,使待御史陈坚劾去之。
成淳十年,起震知饶州。时兴国、南康、江州诸郡皆已归附.大兵略饶。饶兵止千八百人,震发州民城守,昧爽出治兵,至夜中始寐。上书求援,不报。大兵使人入饶取降款,通判万道同阴使于所部敛白金、牛酒备降礼,饶寓士皆从之。道同风震降,震叱之日:“我忍偷生负国邪?”城中少年感震言,杀使者。民有李希圣者谋出降,械置狱中:明年二月,兵大至,都大提举邓益遁去。震尽出府中金钱,书官资揭于城。募有能出战者赏之。众惧不能战,北兵登陴,众遂溃。震入府中玉芝堂,其仆前请日:“事急矣,番江门兵未舍。亟出犹可免。”震骂日:“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左右不复敢言。皆出。有顷,兵入,执牍铺案上,使震署降,震掷笔于地,不屈,遂死之。(节选自《宋史·唐震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胜掠,自诬服掠:掠夺
B.州有民庸童牧牛庸:雇用
C.令坊置一吏,籍其户籍:登记
D.道同风震降风:劝说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有权贵以牒荐之者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吏有劳者,辄为具奏复其身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童逸而牧舍火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通判万道同阴使于所部敛白金、牛酒备降礼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下面一则短文,断句恰当的一项
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

A.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
B.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
C.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
D.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吏感其诚,事为尽力,所活无算。(4分)
译文:____wzy__________wzy__________wzy__________wzy____________wzy__________wzy__________wzy__________wzy______
(2)以诘其父,对如初,震出其子示之,狱遂直。(4分)
译文:
(3)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城中民死,我何面目生邪?(4分)
译文: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共19分)
褚彦回幼有清誉。宋元嘉末,魏军逼瓜步,百姓咸负担而立。时父湛之为丹阳尹,使其子弟并着芒屦,于斋前习行。或讥之,褚彦回时年十余,甚有惭色。湛之有一牛,至所爱,无故堕厅事前井,湛之率左右躬自营救之,郡中喧扰,褚彦回下帘不视也。又有门生盗其衣,褚彦回遇见,谓曰:“可密藏之,勿使人见。”此门生惭而去,不敢复还,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佐郎,累迁秘书丞。湛之卒,褚彦回悉推财与弟澄,唯取书数千卷。
宋明帝即位,累迁吏部尚书。有人求官,密袖中将一饼金,因求请见,出金示之,曰:“人无知者。”褚彦回曰:“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此人大惧,收金而去。褚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时人莫之知也。
褚彦回美仪貌,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每朝会,百僚远国使,莫不延首目送之,时人以方何平叔。尝聚袁粲舍,初秋凉夕,风月甚美。褚彦回援琴奏《别鹄》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王彧、谢庄并在粲坐,抚节而叹曰:“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不可得已。”
时伧人常珍奇与薛安都为逆,后又求降,明帝加以重位。褚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帝不从,珍奇寻又叛。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帝与褚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帝怒曰:“卿痴不足与议事。”褚彦回惧而奉旨。明帝崩,遗诏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袁粲受顾命,辅幼主,粲等虽同见托,而意在彦回。褚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百姓赖之。既而王道隆、阮佃夫用事,奸赂公行,褚彦回不能禁也。性和雅,有器度,不妄举动,然世颇以名节讥之。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十八》)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宋文帝女南郡献公主尚:娶
B.莫不延首目送之延:邀请
C.时人以方何平叔方:比作相比
D.建安王刘休仁,人才令美令:美好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褚彦回“有器度”的一组()
①可密藏之,勿使人见 ②帝与褚彦回谋诛之,彦回以为不可
③褚彦回叙其事,而不言其名  ④善容止,俯仰进退,咸有风则
⑤后贵乃归罪,待之如初⑥褚彦回同心理事,务弘俭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褚彦回的父亲带领随从们解救掉到井里的牛,场面喧闹混乱,褚彦回不喜欢这种场面,所以放下帘子来阻隔外面的混乱和喧闹。
B.褚彦回到袁粲家参加聚会,在风月和美的凉爽秋夜展示了自己高超的琴艺,得到了王彧、谢庄的高度赞扬,这说明褚彦回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C.明帝在遗诏中任命褚彦回为中书令、护军将军,让他和袁粲共同接受遗命,辅佐幼主,但明帝更属意于褚彦回,由此可见皇帝对褚彦回的器重。
D.褚彦回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褚彦回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褚彦回不能禁止,因此受到别人讥讽。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自应得官,无假此物。若必见与,不得不相启。

(2)褚彦回谓全其首领,于事已弘,不足大加宠异。

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共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10分)。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日,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竿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钩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蚤食后,出门而望 “蚤”:通“早”
B.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 “间”:中间
C.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诣”:到
D.问之常钓家,率如是“率”:大概,大致

下列加点的词与 “注意以取之” 的 “ 注意 ” 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忌不自信

下列对文章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钓者未得鱼希冀得鱼,钓得小鱼又期盼大鱼的心理变化过程。
B.“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这一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
C.钓者虽然钓技不高,但他自得其乐。
D.文章叙述了钓者一次钓鱼的详细经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钓鱼之乐。

文言文翻译。( 10分)
⑴、翻译上文画线的句子
①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 5分 )
译:

②及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 5分 )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