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可供使用的多用电表,S为选择开关,Q为欧姆挡调零旋钮.现在要用它检测两个电阻的阻值.已知阻值分别为R1约为20 Ω,R2约为30 kΩ,下面提出了在测量过程中一系列可能的操作,请你选出能尽可能准确地测定各阻值和符合多用电表安全使用规则的各项操作,并且将它们按合理顺序填写在后面的横线上的空白处.下图为欧姆挡表盘刻度的示意图.
A.旋动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1 k |
B.旋动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100 |
C.旋动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10 |
D.旋动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1 |
E.旋动S使其尖端对准“OFF”
F.将两表笔分别接到R1的两端,读出R1的阻值,随后即断开
G.将两表笔分别接到R2的两端,读出R2的阻值,随后即断开
H.两表笔短接,调节Q使表针对准欧姆挡刻度盘上的0,随后即断开
所选操作及其顺序为(用字母代号填空):______________.(操作:步骤可以重复选用)
如右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让质量m=1kg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那么:(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1)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与重锤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重锤的速度vB=________m/s;
(3)从起点P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_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__J;(g取9.8m/s2)
(4)通过计算,数值上△EP____△Ek(填“<”、“>”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9分)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装置如图1
(1)需要的测量仪器或工具有()
A.秒表 B.天平C.刻度尺
D.重锤线 E.打点计时器 F.圆规
(2)必须要求的条件是()
A.两小球碰撞时,球心必须在同一高度上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C.入射球和被碰球的质量必须相等,且大小相同
D.入射球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3)某次实验中得出的落点情况如下图2所示,假设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入射小球质量m1和被碰小球质量m2之比为___________。
(4)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对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
A.碰撞前入射小球的速度方向,碰撞后两小球的速度方向不是在同一直线上
B.倾斜部分轨道对入射小球的摩擦力作用
C.没有测量高度,算出具体的平抛时间m
D.测量长度的误差
在一次实验中,质量为M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
(1)纸带的 端与重物相连(填“左”或“右”)
。
(2)测出S1、S2、S3,则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3)从初速为零的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 ,此过程中物体的动能的增加量△Ek= 。
(4)根据某次实验的测量数据,通过计算得:△EP=0.490Mm2/s2, △Ek=0.481Mm2/s2,即△EP>△Ek。这是因为: 。
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米尺 B.秒表
C.0~12V的直流电源 D.0~12V的交流电源
(2)有4条用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打出的纸带A、B、C、D,其中一条是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为找出该纸带,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点迹清晰的、连续的4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个点间距离依次为S1、S2、S3。请你根据下列S1、S2、S3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纸带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1m/s2)
A.61.0mm 65.8mm 70.7mm B.41.2mm 45.1mm 53.0mm
C.49.6mm 53.5mm 57.3mm D.60.5mm 61.0mm 60.6mm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下面所给器材中,选用哪些器材较好,请将所选用器材前字母依次填在指定位置
A.长1m的左右的细线 | B.长30cm左右的细线 | C.直径2cm的铅球 | D.直径2cm的木球 E.秒表 F.时钟 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 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
所选器材有:
(2)某同学测出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测得摆线长度为l,摆球的直径为d,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测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为g=
(3)宇航员在某星球上也利用单摆测该星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测得了5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如下:
l(m) |
0.4 |
0.6 |
0.8 |
1.0 |
1.2 |
T(s) |
1.01 |
1.23 |
1.46 |
1.56 |
1.73 |
T2(s2) |
1.02 |
1.51 |
2.13 |
2.43 |
3.00 |
以l为纵坐标,T2为横坐标在答题卷上作出l-T2图形,并利用图线求出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计算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