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由此可见,唐朝设立门下省的主要目的是
A.通过制约防止决策失误 | B.削弱中书省加强皇权 |
C.严格限制皇权独尊地位 | D.完善前代三省六部制 |
继春季外交高潮后,今年夏季我国外交将迎来第二轮热潮,7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在俄罗斯乌法举行。当月,还有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9月我国将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同月习近平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一状况最能说明( )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B.中国坚定奉行友好结盟外交政策 |
C.中国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
D.中国倡导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
1957年,经济学家顾准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货币、商品不能废除,价值范畴、价值规律应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应以市场价格的自由涨落,即真正的市场规律来自发调节生产。”该观点体现出当时中国( )
A.计划经济体制尚未正式建立 |
B.急躁冒进思想已经初露端倪 |
C.市场经济理论已然引发探讨 |
D.经济建设道路出现严重动摇 |
70多年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说:“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据此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胜的关键 |
B.美国政府对中国抗战给予了鼎力支持 |
C.日本和德国法西斯早已制定合围苏联计划 |
D.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中无可替代 |
最初近代国人很痛恨穿洋装的洋人,像上海很多戏园子就在门口贴出了“洋装(票费)加倍”的字样。后来穿洋装的增多,包括一些本国留学生,于是戏园子就改成了“洋人加倍”,再后来穿洋装的更多,所以只能取消了限制。这一变化过程从本质上看,说明了( )
A.封建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和局限性 |
B.文明的差异性及其碰撞和交融 |
C.国人对外洋事物由排斥转向接纳 |
D.民族经济振兴得益于国人支持 |
武昌起义时,日本首相、外相、陆相磋商后决定,经太平商会(三井、大仓、高田合资)向清政府出售武器。但参谋本部不顾三相的反对,准备向民军输送武器。该材料最能表明()
A.日本政府热衷于干涉中国的国内革命 |
B.日本政府还不敢公开镇压中国革命 |
C.日本国内对华政策始终存在重大分歧 |
D.日本参谋本部是武昌起义的支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