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书描绘一座古都:“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100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割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如果有机会拜访这座城市,你会因为众多的佛寺而感到震惊。宴会上常可看到外国女子组成的乐队,坐在骆驼背负的平台上表演,演奏着类似吉他的琵琶。”这最可能是

A.东汉的洛阳 B.唐朝的长安 C.北宋的汴京 D.清朝的北京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 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A. 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B. 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 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D. 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这表明

A. 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 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 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 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 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 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 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 抵制土地兼并 B. 促进人口增长
C. 增加财税收入 D. 稳定个体小农

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女性地位低下 B. 婚姻讲究门第
C. 择婿方式独特 D. 大臣拉帮结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