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
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实验2: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
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1)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目的是 。
(2)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依据的现象是 。
实验3: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pH
(1)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要得到如图所得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
A.将盐酸溶液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将氢氧化钠溶液爱滴滴加到盐酸溶液中
(2)0—t1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溶液pH的变化,判断酸和碱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
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 |
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 |
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 |
钠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B.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
C.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 | D.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
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 |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 D.铝在空气中燃烧 |
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 |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 |
C.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 |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