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年份 国家 |
1570 |
1670 |
1780 |
甲 |
232000 |
568000 |
450000 |
乙 |
51000 |
260000 |
1000000 |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
柏拉图公开认为:“根据犯罪可以处以不同的刑罚”。在实践中,雅典法律将雅典人分为三种:本邦公民、外邦公民、奴隶。本邦公民伤害了自由民可以支付罚款,外邦人伤害了自由民则被驱除出境,奴隶伤害了自由民则可能被判处死刑。 材料主要体现出雅典
A.民主范围的狭隘性 | B.民主决策的随意性 |
C.法律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 D.用法律维护公民权利 |
下面的材料反映出1958年的中国
A.毛泽东决定在全国开展大跃进运动 |
B.发展重工业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关键 |
C.钢产量超过英国成为全党共识 |
D.经济建设中出现了明显的“左” 倾错误 |
1963年11月4日,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记者招待会上曾说:“如果赤色中国人表示希望同美国,同它周围的国家和平共处,那么很明显,美国会重新估计它的政策。我们并没有和一项敌视中国的政策结下不解之缘。”肯尼迪的讲话说明
A.美国改变了对中国的政策 |
B.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只是临时性的 |
C.古巴导弹事件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 |
D.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主要是由总统决定的 |
“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国内局势 | 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
C.卢沟桥事变后的国共关系 | D.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化 |
1924年教育社会学家陈启天在《国家主义与国民教育的改造》一文中说:“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一切教育的材料均起了一个大大的改变:人人以为有国家色彩的教材太狭隘,不如采用含有世界色彩的教材;纪述战事的教材太残酷,不如采用歌颂和平的教材较合人道;培养爱国思想的教材太危险,不如培养文化的教材可赞赏。”从材料可以得出
A.五四运动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观念 |
B.军阀政府试图通过教材控制青年的思想 |
C.巴黎和会淡化了国人的世界意识 |
D.民国时期的文化教育具有半殖民地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