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士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是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及上下两院制 | B.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及国民公会制 |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及参众两院制 | D.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及联邦帝国两院制 |
“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歌谣所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A.元末农民起义 | B.明末农民战争 |
C.太平天国运动 | D.义和团运动 |
明朝时,江浙一带“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纺织之,明旦复持以易”。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
A.直接进行频繁的物物交换 | B.以棉纺织业为新兴产业 |
C.小生产者与市场联系紧密 | D.商人与小生产者形成雇佣关系 |
12—14世纪,少数民族两次入主中原。这两次过程的相似点是
A.创立了兵民合一的政治制度 | B.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 |
C.接受汉族文化,推动自身进步 | D.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 |
《朱子语类》:“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朱熹的这段话
A.揭示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
B.以封建正统观念分析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原因 |
C.认为曹操和孙权不能成就霸业 |
D.揭示了刘备能够复兴汉室的原因 |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自然界有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 B.后天教育以先天素质为基础 |
C.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 | D.要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