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初,陈独秀在其文章中写道:“我们国民……应该有两种彻底的觉悟:公民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由这彻底的觉悟,而应该抱定两大宗旨,即以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他写这篇文章的主要背景是

A.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欣赏此言论的原因是其有利于

A.光大儒家学说 B.继续无为而治 C.加强中央集权 D.建立教育体系

著名学者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 “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最有可能是指

A.郡县制 B.郡县与封国并行 C.州郡县三级管理 D.行省制度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这句话旨在强调秦朝的政治转向是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官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文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皇帝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最高统治权力的象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