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图是某位同学学习过程中设计的思维导图。最合适在“”处填入的内容是
| A.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
| B.垄断组织的出现 |
| C.关贸总协定的签署 |
| D.欧共体的成立 |
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认为: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不是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而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这主要是因为
| A.苏联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 | B.斯大林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
| C.美国对苏联实行技术封锁 | D.苏联人排斥西方生活方式 |
下图是列宁在1917年8月9日越过俄、芬边境时使用的假身份证,职务是火车机车司炉,证件上化名是伊万诺夫。当时颁发此证的俄国政府是
| A.罗曼诺夫王朝 |
|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 C.工兵代表苏维埃政府 |
| 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 |
布罗代尔说:“十八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在英国发端或崛起的工业革命……可以说是若干世纪前早就开始的‘工业化’进程的终点。”这里他强调了“工业革命”是
| A.技术经验积累的结果 | B.世界市场扩大的产物 |
| C.始于英国“光荣革命” | D.“工业化”进程的终点 |
伏尔泰认为,上帝是世界这架机器的设计师和建造者,但是在一次创造活动之后,就不再干预世间的事务了,上帝命令一次,宇宙永远服从下去。这说明他
| A.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 B.借助教皇挑战君权 |
| C.主张强化世俗权力 | D.反对天主教会权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