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七七事变后的华北地区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 D.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9年5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中国人民获得合法游行示威的权利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民国成立初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戴在世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有“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下列发生在转折期的“上升”事件有()
①《辛丑条约》
②《临时约法》
③五四运动
④北伐战争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申国人都设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里的“空前绝后的大意义”是指辛亥革命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C.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的共同点是

A.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代表近代申国社会发展方向
C.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D.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进步性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