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一种学习方珐。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
C.N2、O2、CO2气体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气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D.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所以一切微粒得到电子都会变成阴离子 |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不能将其鉴别开来的是
A.Na2SO4 Na2CO3 BaCl2 HCl | B.Na2SO4BaCl2KNO3 NaCl |
C.NaCl HCl NaOH石蕊 | D.NaOH H2SO4 FeCl3 MgCl2 |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
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
C.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
D.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流程简图如图),反应原理为NH3+H2O+CO2+NaCl=NH4Cl+NaHCO3(析出),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沉淀池中的反应物共含有六种元素 |
B.过滤得到的“母液”中一定只含有两种溶质 |
C.图中X可能是氨气 |
D.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更多地析出沉淀 |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 |
B.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 |
C.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
D.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点燃后发生的反应为:2KNO3+S+3C K2S+N2+3CO2↑。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A.硫 | B.氧 | C.碳 | D.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