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09年,化学家哈伯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首次合成了氨气,反应原理是N2+3H22NH3。氨气在氧气中能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用催化剂在常温下就能合成氨气,使其有望成为替代氢能的新一代能源。
(1)若用下面三幅模型图表示合成氨气的过程,则从反应开始到完成的排列顺序为
___(用字母表示)。

(2)氮氧化物有毒性,但在一定条件下,氨气燃烧产物却没有任何污染,该反应原理是4NH3+3O22X+6H2O,其中X是____
(3)如果氨气不慎泄露,在关闭阀门的前提下,喷洒大量水雾即可。由此可知氨气可能具有的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药品的分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金属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铝制品比铁制品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的表面能生成一层,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
(2)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3)锰(Mn)钢属于铁合金,可用于制造钢轨。取少量的锰钢碎屑加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底部剩有固体,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4)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稀盐酸、氯化亚铁、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使我们爱吃的酸菜长期保存,一般是将酸菜放在陶罐中,盖上盖后,再在盖的周围放适量的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以防酸菜变质。
(2)工业上用盐酸去铁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工业上用磁铁矿石炼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用醋酸除水垢(主要成分Ca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硫酸铵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1、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的实验目的是
(2)实验1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1在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少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体积,原因可能是(答一条即可)。
(4)实验2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电解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的气体体积比乙试管中的气体体积(填“多”或“少”)。
(5)实验2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标号),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

(5分)应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用元素符号回答);
(2)生活中常用铜丝作导线,主要是利用铜的性;
(3)字母A、B、C、D表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常见的四种金属。
已知:①A+BSO4=ASO4+B
②C+H2SO4=CSO4+H2
③B+2DNO3=B(NO3)2+2D
根据上述反应能判断出其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字母)
(4)向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