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一个氢分子 | B.2个氢原子 | C.氢元素 | D.2个氢元素 |
如图是关于硫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A.Cu(OH)2、CuSO4、Na2CO3
B.KOH、HNO3、K2CO3
C.Ba(OH)2、CuSO4、CuO
D.NaOH、HCl、Ba(NO3)2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乙的溶解度最大 |
B.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甲 |
C.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t2℃时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D.t1℃时,将等质量甲、丙不饱和溶液分别用添加溶质的方法 |
形成饱和溶液,所加的溶质质量相等
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 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将2g A2与80g 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是
A.64g |
B.18g |
C.80g |
D.9g |
某些常见物质的pH值如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橘子汁呈酸性 |
B.校园土壤适合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 |
C.农业上经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改良酸性土壤 |
D.洁厕灵会腐蚀大理石 |
某“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4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塑化剂”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B.该“塑化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7:2 |
C.该“塑化剂”中碳的质量分数为24% |
D.该“塑化剂”由24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