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点一定是很小的物体 |
| B.质点是实际存在的有质量的点 |
| C.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的一种理想模型 |
| D.质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像分别为图中的直线Ⅰ和直线Ⅱ,直线Ⅰ、Ⅱ在纵轴或横轴上的截距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
| B.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
| C.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
| D.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
如图所示,斜劈形物体的质量为M,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物块以某一初速沿斜劈的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又加速返回,而斜劈始终保持静止,物块m上、下滑动的整个过程中( )
| A.地面对斜劈M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 |
| B.地面对斜劈M的摩擦力方向没有改变 |
| C.地面对斜劈M的支持力大于(M+m)g |
| D.物块m向上、向下滑动时加速度大小相同 |
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两根细绳拉住一个小球,两细绳间的夹角为θ,细绳AC呈水平状态.现将整个装置在纸面内顺时针缓慢转动,共转过90°.在转动的过程中,CA绳中的拉力F1和CB绳中的拉力F2的大小发生变化,即 ( )
| A.F1先变小后变大 |
| B.F1先变大后变小 |
| C.F2逐渐减小 |
| D.F2最后减小到零 |
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
| B.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论速度大小,它们的惯性的大小一定相同 |
| C.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要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
|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
如图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有弹力作用且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的各力产生的加速度的大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产生的加速度小于μ g |
| B.拉力F产生的加速度为 |
| C.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产生的加速度为零 |
| D.合力产生的加速度为- μ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