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m;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由此不可求得( )
A.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
C.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
D.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着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
B.物体沿直线往复运动 |
C.物体加速度最大的时刻为1s,3s,5s |
D.物体在1s,3s,5s时刻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
如图,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左端由导线相连,导体棒垂直静置于导轨上构成回路。在外力F作用下,回路上方的条形磁铁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在匀速运动过程中外力F做功,磁场力对导体棒做功
,磁铁克服磁场力做功
,重力对磁铁做功
,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导体棒获得的动能为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竖直放置的固定绝缘光滑轨道由半径分别为R的圆弧MN和半径为r的半圆弧NP拼接而成(两段圆弧相切于N点),小球带正电,质量为m,电荷量为q。已知将小球由M点静止释放后,它刚好能通过P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则小球不能通过P点 |
B.若加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E(Eq<mg),则小球能通过P点 |
C.若加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小球不脱离MN轨道),则小球不能通过P点 |
D.若加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则小球不能通过P点 |
如图所示,金属板放在垂直于它的匀强磁场中,当金属板中有电流通过时,在金属板的上表面A和下表面A′ 之间会出现电势差,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金属板宽度为h、厚度为d,通有电流I,稳定状态时,上、下表面之间的电势差大小为U。已知电流I与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n、电子电荷量e、导体横截面积S和电子定向移动速度v之间的关系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达到稳定状态时,金属板上表面A的电势高于下表面A′的电势 |
B.在上、下表面形成电势差的过程中,电子受到的洛仑兹力方向向上 |
C.只将金属板的厚度d减小为原来的一半,上、下表面间的电势差大小变为U/2 |
D.只将电流I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上、下表面之间的电势差大小变为U/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