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的局面。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红利趋于消失,由此产生的结果可能是
①劳动力成本将上升 ②劳动力结构将更趋合理
③促使经济结构调整 ④劳动力素质会显著提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表述中,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有()
①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③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④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14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2月1日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会上一些发达国家强调新协议“减排”的一面,意在迫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承担更多的减排承诺,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等方面兴趣不大。而发展中国家则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这表明()
①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两种基本形式
②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国家利益十分重要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活动的出发点
④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解决彼此分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全国重点保护和改造10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使这些地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收入大幅提高,村寨风貌、特色民居得到合理保护,民族文化保护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村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这充分说明国家()
①消除民族差别,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②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
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充分行使自治权
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近年来,陆续有全国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提议设立国家公祭日,终于在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由此可见( )
①全国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决定权
③人大代表努力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④人大代表行使了提案权和质询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2014年6月至9月,芜湖市239个社区居委会和755个村委会顺利完成了¨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两委”换届选举()
A.采取差额选举和间接选举的方式 | B.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 |
C.是推进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举措 | D.是我国公民管理国家的基本标志 |